淡水地區因有優越之地理與魚場環境,早在日據時期,就是本省北部重要之漁業活動區域,臺灣光復以前,因無港附設施可供船隻避風,舢筏大多依傍淡水河畔繫泊,偶遇颱風洪水侵襲,船隻即面臨傾覆危機。
民國42年,政府為反映漁業生產作業需求,開始在河築堤圍港,即今之淡水第一漁港(又稱滬尾漁港);為因淡水河道日漸淤淺,港口與泊地水深維持不易,船隻需候潮出入,使用非常不便, 因此民國70-77年間又於沙崙闢建第二座新漁港,即淡水第二漁港。
現為一多元發展之漁業基地,兼具交通運輸、休閒旅遊等功能,即現今漁人碼頭 。